找到相关内容359篇,用时1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宗生态审美研究(导读)

    精神资源,这便是愚者潜心投入禅宗生态审美研究的初衷。 本课题的研究,曾得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原所长吴立民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先生、山东大学曾繁仁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先生、江汉大学张皓先生、河南...了比较研究法,其中,包括同一文化圈各流派思想之间的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思想之间的比较。第二章,禅宗活动与审美活动、文艺活动之间进行比较;第三章,禅宗美学与生态美学进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071055.html
  • 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以后这种现象还保持着:隋开皇十七年(597)之阿弥陀佛石像铭曰:“舍此秽形,面奉弥勒,托生西方。”   [5] 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释印海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PP39-40。4。  [6]...佛教。其学仙人不死之术,也是为了回过头来再修佛教。我们感受到有兴趣的是:较昙鸾鸾晚约40年生的天台宗慧思也的这种求仙和长生的念头。联系到当时北中国的社会动荡与末法思潮,这些说明昙鸾的倾向是有代表性的。[...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271310.html
  • 仰慧远大师风范,论现代合格僧才

    处于和本土的儒、道二教碰撞融合的阶段。而正是这个时代,出现了一批道德、学问、修持、威仪都堪为僧界楷模的大师,才使佛教作为一个外来文化中国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为世人接受,其生命力一直延续两千年而迄今不...培养,从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慧远大师的僧团赢得了朝廷显贵和普通百姓的普遍尊重,这对佛教立足中国、后来和儒道二教一起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用朴老的话来讲,慧远大师非常注重自身和僧团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3574336.html
  • 简介佛教现代禅教团及其与基督宗教对话概况

    ,南华管理学院,1998年出版。(2) 邢东风教授,〈“现代禅”的理念和实践〉,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佛学研究》年刊,2001年10月号,此文并刊登完整版原稿于“现代禅网站,〈“现代禅”的理念和...-   【注释】   [1] 陈文珊编著,《基督宗教死刑议题研究》,台北,永望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二○○一年五月初版。   [2] 现代禅教研部主编,《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779284.html
  • 记近代著名高僧原中国佛协名誉会长应慈法师

    灵山盛会依然一真法界。   1995年11月13日,为纪念应慈法师圆寂30周年,上海市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上海市宗教事务研究室、上海市宗教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等单位,在上海市沉香阁...者寥寥,它最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理论特色及风貌。而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的华严宗的传承史,就是《华严经》的翻译史与弘传史。“华严经”的发展也同时标志着中国佛教思想的进步。历来的说法是,当华严学无人...

    周建生 张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3280779.html
  • 桂仑老和尚与七塔禅寺(下)

    禅房里悠然专心参禅打坐,不为外尘干扰的德相。“一再参”以下几句是朴老向桂老参问佛法的情景。据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李家振居士亲聆朴老回京后述,当时两老对答甚欢,内容是高妙的佛法心地法门,朴老聚精会神...  桂仑老和尚与七塔禅寺(下)   (并记赵朴初居士与桂仑老和尚的一段佛缘)   ◎郭奕勤/黄夏年   (接上期)   三   桂仑老和尚与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间还有着非常...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501784788.html
  • 世纪之交宗教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明显地有所提高。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研究宗教文化的热潮,学术研究、翻译和通俗作品层出不穷。值得一提的有,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杨慧林等主编《基督教文化百科全书》、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宗教文化通俗丛书》、王志远主编《宗教文化丛书》和何光沪主编《宗教与世界丛书》等著译。学术刊物也大量冠以文化之名,如中国佛教文化研究1989年创办的《佛教文化》、1990年在贵阳发刊的《基督教文化评论》、...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3085047.html
  • 中日佛教学者应为实现两国世代友好多做贡献

    举办以“敦煌佛教”为中心议题的学术会议,还有中国佛教协会属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举办的十二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邀集中日学者举办的三届中日佛学会议,皆取得圆满成功,为促进...人文科学的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总之,日本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做出重要贡献。   佛教虽在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然而仅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它的影响绝非限于佛教,而是对社会...

    杨曾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1392644.html
  • 大足石刻禅诗赏析

    [13]黄炳寅:《破禅的智慧》,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1版。   [14]中国佛教文化研究:《佛学研究》2002年刊。   [15]祁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大德。尤其是宝顶山石窟,内涵博大精深,具有“三教入佛、诸宗归禅、禅净合一、内禅外密”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佛学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于佛教哲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禅宗对其影响至深至巨。各造像点的禅诗中既有杨杰、...

    赵辉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224196693.html
  • 《成佛之道》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之比观

    1990年12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印行。  (5)《中国佛学》1994年中国佛教协会出版。  (6)同(2)  (7)同(5)  (8)已种上品善根、清净诸障、成熟身心、多修胜解、积集上品福智资粮。 ...道),(上中下)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地无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诠诸法。”  中国汉传佛教至清末,已衰微至极。太虚大师曾说:“中国(汉传佛教)至清季,除参话头,念...

    如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5639492.html